目前分類:人工植牙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位65歲女性,晨起及夜間躺下睡眠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因此至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求診,治療後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終於能安然入睡,睡眠品質改善,白天不再昏昏欲睡,身心輕快許多。

台灣氣候溼熱 過敏病患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醫師蔡佩怡指出,台灣地處亞熱帶濕熱氣候,是過敏原塵?容易滋生的氣候環境,因此門診常見過敏性鼻炎病患,且日漸增加,據健保署統計,約每5人就有1人有過敏問題,過敏雖非重症,卻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西藥治療症狀 中植牙過程微創植牙改善體質

蔡佩怡說,過敏性鼻炎目前西醫無法根治,主要以抗組織胺藥、鼻黏膜收縮劑等治療症狀,一旦停藥仍會復發,因此病患常求助台北植牙中醫治療。從中醫上來說,過敏性鼻炎為風邪或寒邪侵入人體並長期潛伏於體內,因此遇冷風或進出冷氣房易發作,需「驅邪扶正」,先以解表藥將風寒邪氣趕出體外,再加以補益藥扶養正氣,提升免疫力,減少過敏再發。有些患者反而在天氣炎熱時容易鼻塞,症狀發作,這類屬於熱性體質,則需再加以清熱滋陰等藥物治療。

透過多項數位化設備,將透過患者的牙齒型態、比例、色澤、對咬關係,再到植入牙根角度、深度、軸向,提出一份精準的全口評估,是雅術團隊的堅持。我們期待透過科技的協助及醫師專業的諮詢,讓患者能更明確的理解:透過全口植牙手術自己可以得到什麼改善及幫助!全口重建手術的優勢:藉由影像導引(Imaging Guide)的技術保留手術導引(Surgical Guide)與電腦導航(Navigation)技術的優點,在植牙手術時可導引鑽孔的軸向與位置並可即時改變或修正手術計畫。全口植牙手術過程中,手術導引板扮演重要的角色。手術導板能依患者的牙齒或牙齦形狀來設計,可穩固安裝於患者缺牙位置周邊,就像導航地圖一樣,定位出最適當的角度、位置與深度。透過全口重建植牙規劃軟體,找出最適當的植體大小以及植入的位置、角度與深度,再設計出適合的手術導板,藉由3D列印技術,直接輸出加工即可完成。

她表示,因肺開竅於鼻,故治療過敏性鼻炎首先由「肺」著手,初起使用祛風解表、疏風宣肺的藥物,如:桂枝湯、葛根湯等,久則向裡影響「脾」,造成脾胃功能受損,門診常見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腸胃都不好,食慾差、容易拉肚子、或者怎麼吃都不長肉也長不高,故要治療腸胃問題,可使用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和胃滲濕,再依個人虛實寒熱體質隨症加減方藥活動假牙,拔除病根。

少吃甜食多運動 日常保健要落實

蔡佩怡建議,預防過敏性鼻炎,要注意居家清潔,寢具須勤加清洗,使用除濕機降低濕氣,減少過敏原孳生。天冷時注意保暖,勿過食生冷冰涼食物,以免寒氣入侵體內。少吃零食、甜食等容易致敏食物,熱性體質則避免辛辣油炸類等食物。適當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利用排汗方法將邪氣由體內排出,運動亦可增強免疫力。至於穴位保健可按摩迎香、印堂、足三里穴,每天每穴按摩20-30下;亦可晨起及睡前使用溫熱毛巾溫敷迎香、印堂5分鐘,可宣通鼻竅,改善鼻塞及流鼻水等不適。

微創植牙即是所謂的不翻瓣植牙手術,此方式是在植牙手術時直接在牙肉及齒槽骨鑽孔,並不將牙齦切開併翻開露出手術區域,優點是縮小傷口,術後疼痛較少,但缺點是無法直視手術區域,牙齦下的齒槽骨狀況無法充份掌握,無形中增加植牙失敗的風險。 為執行微創植牙,病患的牙床骨質條件、齒槽骨寬度及高度皆需仔細評估,最好配合牙科電腦斷層攝影以了解手術區域的狀況方可施行,否則人工牙根植入時若發生植入錯誤,將減少使用年限及增加失敗風險。

葉冠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

三叉微創植牙神經(Trigeminal nerve)是人體的第五對腦神經,它掌管了臉部的感覺及臉部下方的運動訊息,一旦因為某些原因發生異常,就會造成面部疼痛的相關問題。三叉神經總共有三個分支,神經痛最常發生在第二及第三分支。

三叉神經痛較常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女性多於男性,若是對此病置之不理的話,病況可是會逐漸惡化的。

成因:

造成三叉神經發活動假牙生問題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被神經旁邊伴行的血管壓迫導致神經不台北植牙正常放電而有異常疼痛感。除此之外,腦部腫瘤亦有可能壓迫到三叉神經,其他像是多發性硬化症這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因為髓鞘的破壞而引發三叉神經病變。

人工植牙症狀:

面部的陣發性疼痛是三叉神經痛的主要症狀,這種疼痛呈現抽痛或宛如電擊,如上所述因為常發生在第二及第三分支,所以解剖位置上就會經常發生在臉頰、下巴、嘴唇、牙齒和牙齦等處,臨床上很容易使患者誤以為是牙齒發生問題而先於牙科就診

三叉神經痛可能由咀嚼、刷牙、微笑或化妝等等動作所觸發,但也可能沒有先兆就發生。值得注意的是,三叉神經痛往往是突發性的,而且通常只影響臉部的單側,隨著病況的惡化,疼痛的頻率和強度可能會逐漸加強,嚴重時甚至連臉部吹到風都有可能引發劇痛。

如此將對患者的日常行為產生影響,例如不敢洗臉或刷牙甚至影響睡眠及工作品質等,對疼痛的預期心理也可能使患者長期處在低落的情緒之中。

全口重建是針對骨質狀況差、萎縮較嚴重的患者,All-on-4能提供良好解決方案,All-on-4主要利用斜張橋般的特殊力學設計,前面植入2顆垂直的植體,後面2顆採30度至45度的傾斜植體,就能分散支撐上或下顎1排12顆牙的咬合力量,1日即完成重建,快速擁有好牙。數位All-on-4的植牙新技術不僅能縮減病患看診次數、精準的全口植牙技術與3D科技的應用,能避開需大範圍補骨的部位,分散上下顎承受的力量,也提升臨時假牙的美觀度。若部分患者齒槽骨缺損範圍過大,可採用傳統補骨,缺點是至少需等待半年時間;或是植牙同時進行周圍補骨,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上顎齒槽骨缺損過大、基底骨不足,也會採用顴骨植體,將長約5公分的植體固定在顴骨中,避開上顎竇不慎穿孔的風險。

治療: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包括藥物以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通常是減輕患者的疼痛,最常見的是抗癲癇藥物中的癲通(Tegretol),這種藥物對大部分的患者都有療效,但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稍大,嚴重的話可能會有全身性過敏的情況。除了Tegretol之外也可搭配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雖然較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但由於考慮到伴隨而來的風險,通常用作藥物治療無效的二線療法。

若要考慮手術則必須先釐清是何種病灶導致症狀,這樣手術治療才會有效。例如可安排腦部磁振造影排除腦部腫瘤壓迫,若是腫瘤壓迫且腫瘤已有一定大小(>2.5cm or 3cm),則應考慮手術;若還未達到此一大小則可考慮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如加馬刀(Gamma knife)或是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兩者皆為放射手術,只是廠牌與原理稍微不同。

方才提到導致三叉神經痛的常見原因是血管壓迫,微血管減壓手術便能解決此一問題,透過手術隔開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並且在血管與神經之間置入軟墊阻隔,通常會有不錯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未發現腫瘤也沒有血管壓迫神經,可考慮三叉神經阻斷術,藉由電燒、注射藥物或氣球擴張的方法阻斷三叉神經節達到治療效果。

植牙前醫師會依據口腔檢查、X光檢查、骨頭條件以及手術方式來擬定完整植牙治療計劃。等待人工牙根與牙床顎骨緊密結合的時間,需視個人骨質狀況而定。正常情況下需3∼6個月(上顎4∼6個月,下顎3∼5個月),才能做第二階段的工作,並裝上固定假牙。若有做補骨(Bone Grafting)治療,則進入第二階段前的時間會延長。若需配戴臨時活動假牙,為避免與植入人工牙根發生碰撞摩擦,需在兩星期後才適合開始製作臨時活動假牙。人工植牙一般僅需局部麻醉,與一般拔牙之麻醉方式相同,不需全身麻醉。術後感覺腫脹是正常反應,只需按時回診與服藥,恢復情況會相當良好。所有醫療皆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沒有風險及失敗,不過人工植牙使用於人體已超過四十年歷史,已是成熟之生化科技新寵。由專業醫師於無菌手術區進行手術,對手術環境及過程的嚴謹要求,就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

葉冠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